醫院特需綜合病房里,有這樣一位年輕黨員,她熱情開朗,善于溝通,在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8年里,用專業與愛心守護兒童健康,在平凡崗位上精益求精,以實際行動詮釋“永遠以孩子為先”的服務理念,她就是內科十二黨支部黨員—張海敏。
她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疾病護理、急危重癥搶救護理技能,代表科室多次參與醫院各類活動,在科普比賽、演講比賽、“守初心、擔使命、當先鋒”征文比賽及“護童杯”教學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她主動承擔科室家長健康宣教工作,定期分享兒科護理知識及家庭預防知識,獲得廣泛好評。她總是利用工作閑暇時間,主動與家屬溝通,在一次家長課堂中,細心的她發現3月齡的樂樂媽媽也參與了這次活動。在春季流感高發期間,樂樂的爸爸媽媽均患有流感癥狀,孩子也因病住院,作為新手爸媽,他們總覺得是自己看護不當,照顧不佳,才導致樂樂住院治療,流露出滿眼的心疼與自責,于是她主動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耐心答疑,緩解家屬的焦慮與自責,并耐心分享看娃經驗,樹立樂樂父母的信心,雙方也由簡單的護患關系變成了好朋友。她也會針對家屬個人情況,量身制定家長課堂內容,講解關于突發疾病應對措施及初步急救措施,多次收到家屬的肯定與認可。
“用愛心呵護生命,用專業守護成長”,是她的真實寫照,她總是滿懷熱忱,認真對待每一位患兒。近期,科室收治一位需要做扁桃體、腺樣體切除的患兒——晨晨,6歲的晨晨正在上幼小銜接,還不懂什么是腺樣體與扁桃體,但面對即將到來的手術,幼小的孩童充滿了未知與恐懼。張海敏主動溝通,對整個手術過程進行了童趣化講解,她告訴晨晨:“你的口腔里有2個非常重要的防衛戰士,最近他們不太聽話,過于生長,導致肥胖,所以醫生叔叔要把他們教訓一番,讓他們瘦瘦身,勇敢的晨晨只需要短暫地睡一覺,手術便結束了……”
晨晨的手術進行很順利,但對于醫護來說,真正的挑戰還未結束。術后6小時是出血觀察的關鍵期,張海敏及時巡視患兒,通過心電監護儀密切觀察患兒的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警惕出血風險。術后飲食護理是康復的關鍵環節,她建立了一份術后飲食計劃量表,讓家屬一目了然。在住院期間,從疼痛管理到飲食指導,從心理安撫到康復訓練,張海敏用真心細心呵護晨晨,并及時與耳鼻喉醫生匯報病情變化,出院那天,晨晨蹦蹦跳跳地跑到護士站,送給她一束鮮花,開心地說:“謝謝阿姨,我再也不怕醫院了,為你點贊。”
從晨光熹微到深夜寂靜,從日常護理到緊急救援,張海敏始終以勇于擔當的魄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兒科護理崗位上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南丁格爾誓言,成為患兒心中的“天使阿姨”,同事眼中的“業務能手”,用實際行動爭做新時代的出彩兒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