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二七區的小鑫媽媽早晨起床后驚嚇不已
她發現,6個月的小鑫起床后突然嘴歪了,眼睛也閉合不上,喝奶也漏奶。
媽媽急忙抱著小鑫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就診
經中醫專家金玉晶診療后,確診為周圍性面神經炎
通俗講,就是“面癱”。
面癱找上小寶寶
面癱可在任何年齡段發病,尤其是嬰幼兒。
中醫講小兒“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
這說的是,兒童多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濕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導致面部氣血阻滯,經脈失養而發病,故兒童面癱十分常見。
兒童面癱的臨床表現
面癱中醫又稱為“口僻”、“卒口僻”“吊線風”“歪嘴風”。
臨床多表現為患側面部額紋變淺或消失、不能皺眉、眼裂增大、眼睛閉合不全、鼻唇溝變淺,哭笑時口角歪向健側,喝水、刷牙時漏水,鼓腮吹氣漏氣等癥狀。
兒童面癱的常見原因
1.面部受涼:患側頭面部受到過冷風、冷水等刺激,如大汗淋漓后吹風扇、吹空調、洗冷水澡,或入睡后開窗睡覺,或天冷后騎電動車吹風等。
2.病毒感染:如患兒前期出現感冒、咽炎、中耳炎等。
3.免疫力低下:寶寶平時體質較差或過度疲勞,又面部受到冷風、冷水刺激。
4.外傷導致面神經受損。
兒童面癱的治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是由于正氣不足、衛陽不固,風、寒、濕邪侵襲面部經絡所致,故治療上以祛風通絡,調和氣血為主。
針灸治療本病見效快、操作方便、可提高治愈率,故臨床上多采用針灸、推拿理療為主。
兒童面癱的護理
要做到防寒保暖,注意出門要戴口罩、戴帽子,避免面部受風、受寒;其次飲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膩之物;多休息、避免疲勞。
因面癱具有發病急、傳變快的特點,故須早發現、早期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遺留后遺癥,給患兒帶來不必要的損傷。
經過2周左右的中醫針灸、推拿理療,小鑫順利康復,嘴巴不歪了,眼睛也能閉上了,喝奶也正常了,又恢復成為一名漂亮可愛的寶寶。
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中醫科簡介
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中醫科是中國中醫藥民族促進會經方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經方分會生長發育協作組組長單位,目前科室高級職稱4人,博士、博士后1人,碩士8人。科室專業技術實力雄厚,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診治矮小癥、性早熟、咳嗽、喘息為重點專病建設方向,同時以中醫、中西結合診治厭食、腹痛、腹瀉、便秘、抽動障礙、遺尿、慢性咳嗽、反復感冒、鼻炎、鼻竇炎等。目前科室參與或主持省部級、市廳級課題10項,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或參編書籍5部。科室重視亞專業、專病建設,分設以下學組。
中醫肺病學組
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治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哮喘、支氣管炎擴張、肺空洞為診治范圍。
生長發育學組
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干預矮小癥、身材偏矮、性早熟、早發育、生長發育遲緩為診治范圍。
長期發熱學組
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長期或反復發熱。
其他學組
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干預厭食、消化不良、腹脹、便秘、多汗、睡眠障礙、抽動癥、遺尿癥、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
科室重視中醫特色外治療法,開展小兒推拿按摩、針刺艾灸、撳針療法、放血療法、穴位埋線、穴位貼敷、耳穴壓豆、中藥直腸滴入、雀啄療法、穴位注射、火罐療法、中藥足浴等多種中醫特色外治療法。為廣大體質下降、反復感冒、慢性咳喘、近視弱視、生長發育遲緩、面癱、腦炎恢復期、厭食積食、遺尿、便秘、抽動障礙、腺樣體肥大等患兒提供服務。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金玉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