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精神科
副主任醫師葉蓓介紹
科室2022年因抑郁焦慮
就診的患兒就有6000余例
根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
(2019-2020)》指出
中國兒童青少年
僅抑郁檢出率就為24.6%
就是說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郁
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需要引起家庭
學校、社會等各界關注
更需要早發現、早干預
敏銳察覺娃的情緒問題
家長容易察覺的 當孩子情緒低落、興趣愛好減少 少語少動、煩躁不安 整個人都處于緊繃的狀態時
家長比較容易發現
但此時孩子
已經受情緒問題困擾很久了
情況可能較為嚴重
早早發現問題
這需要家長對孩子的問題較為關注
不要總是以為他們是耍小性子
是故意的,是威脅家長的
對于孩子的情緒問題
家長要“寧可大驚小怪”
以下問題,孩子符合條目越多
受情緒困難的可能性就越大
01 沒有安全感,總擔心自己或家人出問題。家長去上班,孩子雖不情愿讓其離開,但安撫后還是能順利上班。但當孩子開始沒安全感時,就會因家長離開哭鬧、不安等。 02 軀體不適,孩子身體出現各種不舒服或疼痛,但去醫院又檢查不出問題。
03
沉迷刷視頻、游戲,只要讓孩子玩手機,就天下太平,否則這疼哪癢的,打罵也不管用。
04 完美主義,這點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只覺得孩子爭強好勝,殊不知這很可能也是焦慮的一種表現,當他們做不完美時就有挫敗感,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05 封閉自己,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家長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一溝通就吵架。 06 抱怨父母,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 07 學習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績下降,或做事情心不在焉,效率低下。 08 沒有活力,不愿意與曾經的朋友交往。 09 飲食的改變,可能是食欲下降,也可能是食欲增加。 10 行為問題,沖動、做事不計后果,很容易急躁。 11 睡眠的改變,可能是失眠也可能是嗜睡。
10種解決方法要記清
01
要知道家庭中的核心關系是夫妻關系,避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從而減輕孩子在生活中的人際關系不良和被動。
02 養育孩子是在陪著他們長大,教他們離開父母的本領,而不是凡事以父母為標準。 03 接納孩子,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愛他,當孩子犯錯時,不要只看到他的缺點,而是他需要幫助。 04 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遇事時認同他此時的感受,而不是忙著解決問題。 05 發現孩子的天賦,按照他的特長來培養。
06
孩子做得好時要夸獎,夸他的品格、做事過程中的行為,而不是結果,孩子會覺得家長看到的是自己的優點和努力,不是只盯著結果。
07 夫妻間要恩愛,這是愛孩子的最好方式。 08 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玩耍家長在一旁刷手機,這是陪著,真正的陪伴是要參與到孩子的游戲中。 09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界限。界限就像家里的門,如果別人可以隨便進出,家中成員會覺得不安全。對孩子也一樣,他們是獨立的個體,界限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今天要穿花衣服出門,家長覺得不好看,非讓穿灰衣服,這就“越界”了。家長學會和孩子立界限,同樣要教孩子和別人立界限。 10 當孩子遇到情緒困擾,家長嘗試以上方法均無法解決時,要及時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