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孩子出生后就呼吸困難,竟然是因為呼吸要道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
一臺手術,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國家隊”專家團體出動,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名專家、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張杰主刀,與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特聘主任段清川、咽喉組組長姜嵐輔助,在精確檢查和全面評估后,為出生14天的新生寶寶小越越(化名)手術切除了凸向咽腔的瘤體,打通了呼吸要道,保障了孩子的生命安全。
針對氣道梗阻的各種疾病,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建立了規范的救治模式。NICU為氣道梗阻的新生兒提供圍手術期的生命支持。術后,在NICU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越越很快康復出院。
Part【01】
門診
鼻咽部瘤體占位新生兒就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越越的出生為父母帶來了莫大的幸福和喜悅,但好景不長,小越越總張口呼吸,睡眠安穩可就是沒辦法吃奶,吃奶時就會出現憋氣、面色青紫。
眼見小越越餓得哇哇大哭,父母也跟著急上火,經過多方檢查后發現越越鼻咽部長了東西,就是這個東西導致小越越不能正常吞咽,小越越父母帶著孩子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因孩子太小無法進行手術,經多方打聽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
咽喉組組長、副主任醫師姜嵐了解病情后,立即安撫著急的家長并馬上安排小越越入住NICU。張杰院長、段清川主任高度重視患兒病情,立即安排小越越各項檢查。
完善相關檢查,看著越越的影像學檢查結果,著實嚇大家一跳,只見越越鼻咽部被巨大腫物占據,正是這個腫物影響了呼吸和吞咽功能,結合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整個腫物延伸至顱底,毗鄰頸內動脈,范圍之大實屬罕見。瘤體里有骨質,屬于典型的畸胎瘤特征。
張杰院長帶領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團隊與影像科,醫學影像介入科組織討論后決定立即手術,解決目前呼吸及吞咽問題刻不容緩。
Part【02】
NICU里
給予孩子高質量的治療呵護
在NICU,看到小越越小小的身軀費力地呼吸,NICU的醫護人員感嘆小越越堅強的同時也滿眼心疼,一定要盡力改善小越越的呼吸情況,并給予營養支持!
為了防止吃奶時嗆奶加重呼吸困難,NICU決定鼻飼喂養,但是又面臨著新的挑戰,小越越的腫物幾乎占據了整個鼻咽部,并且有腫物內有血流活動,在置入胃管過程中一旦損傷腫物的血管,后果將不堪設想。在護士長的指導下,護士選擇最小號的早產兒胃管,經口腔緩慢置入,一次置管成功!令在場的醫護人員興奮不已!
鼻塞、呼吸不暢使小越越比別的寶寶更加煩躁難以安撫,但哭鬧又會加重呼吸困難,護士媽媽們,每天為小越越做撫觸,播放舒緩的音樂,在工作間隙更是把小越越抱在懷里,讓他有足夠安全感,在護士媽媽們溫柔的安撫下,小越越的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少,呼吸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為順利手術做好支持。
Part【03】
手術室里
科學切除部分瘤體
6月25日,張杰、段清川與姜嵐共同為患兒實施手術。通過動力系統吸切刀、低溫等離子,成功將凸氣道向瘤體切除。
由于小越越年齡過小,承受手術的能力很弱,瘤體周圍的結構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經和咽鼓管,過度切除會影響其他的功能。手術目的主要為解除鼻咽部堵塞,恢復氣道通手術,所以進行了腫物大部分切除,咽側壁異常的骨質和組織暫時保留,既保證生命安全,也為孩子后期各結構發育留下空間。
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小越越正常撤除呼吸機,目前已順利經口吃奶??粗具斯具隧樌阅痰男≡皆剑嗅t護人員都放下心來。
專家介紹
張杰
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名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小兒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醫師分會小兒學組副組長、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坡撁酥魅?。長期致力于兒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尤其是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癥的診治。
擅長:
兒童耳顯微外科、聽覺植入,率先在國內開展兒童耳內鏡外科。對疑難兒童氣道疾病,如喉氣管狹窄、喉軟化、咽喉部腫物的治療具有豐富經驗。參與執筆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兒童變應性鼻炎等多項臨床診療指南。
坐診時間:
鄭東院區門診4樓A區 周二上午
段清川
副主任醫師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特聘主任,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擅長: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尤其是兒童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兒童鼾癥、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治。對咽部腫瘤的內鏡微創手術、兒童氣道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喉氣管狹窄的治療有深入研究。
坐診時間:
鄭東院區門診4樓A區 周三上午
姜嵐
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從事兒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工作近20年,在河南省率先開展喉軟化癥外科治療。
擅長:
嬰幼兒喉喘鳴、呼吸道梗阻、喉腫物和頭頸部腫瘤等氣道疾病診療,擅長兒童扁桃體、腺樣體微創外科治療,在先天性耳前瘺管微創治療及咽喉顯微外科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坐診時間:
鄭東院區門診4樓A區 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全天
來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