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精準幫扶下,北京專家常駐河南省兒童醫院擔任特聘主任,極大助推了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半p城醫生”對特聘主任這一創新機制進行報道,本期人物是北京專家、河南省兒童醫院醫學影像科特聘主任劉玥,她常駐鄭州已經2年多,一起聆聽她的“雙城故事”。
擅長:兒科影像診斷,特別是神經系統MR診斷,在兒童腦腫瘤、感染、脫髓鞘病變及神經精神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致力于兒科功能磁共振方面的科學研究。
【劉玥手記】
從我接到被派遣到河南省兒童醫院擔當“特聘主任”的任務到開啟行程,只是短短的1-2周時間,當北京兒童醫院影像中心彭蕓主任問我是否愿意前往河南省兒童醫院時,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因為我知道,總要有人去擔負這個光榮而有挑戰的任務,能派我去,對于我來說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也是一項殊榮。在我30多年醫學征程上,又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奉獻的新旅程。
一方面,工作環境是全新的,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不但就醫患兒很多,疑難病例也很多,每天要面對眾多患病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長。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辦公室和病房,到夜晚的星光點點,我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仔細地詢問病史,閱讀影像資料,為每一個小患者診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以高度的責任心,為孩子們的健康筑起堅固的防線。
另一方面,生活上也有著諸多不容易,遠離了熟悉的北京,來到陌生的河南,一切都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居住環境、不同的飲食習慣,以及一周一次往返北京和鄭州的高鐵交通。家中,我有八十多歲的老父親需要關心和照顧,工作之余對家人的思念如藤蔓般在心中蔓延。在不忙的夜晚,我會打個電話或視頻連線,訴說心中的思念。我知道,大家都毫無怨言,將對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臨床工作、教學和科研中。
在臨床一線,作為影像科醫生,我會在工作日出影像閱片門診,仔細閱讀每一份病例和影像,和患者充分溝通,努力做到精準和全面的影像診斷,還參與了內分泌和腫瘤的疑難病例多學科(MDT)會診。
在教學課堂上,我力求做到傾囊相授,將先進的醫學知識和理念傳遞給當地的醫護人員。同時,我積極參與醫學影像科晨讀片,指導年輕醫生如何閱片、診斷疾病、書寫報告。
科研方面,我積極培養學生和醫生的科研意識,鼓勵科里骨干寫文章、申請課題。教學相長,我和大家一同進步,2年多來,科室的科研有了很大進步,而我作為通訊作者也發表了1篇SCI,2篇中華和多篇中文文章。
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我還積極參與科普工作,在河南頂端新聞,河南衛視“開箱健康寶藏”的科普宣傳中嶄露頭角,為廣大患兒和家長科普了醫學健康常識。
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張杰和執行院長李彩鳳院長的帶領下,我們的團隊深入研究兒童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制定規范化臨床路徑,開展英文演講和教學演講比賽,努力搭建科研和教學平臺,與北京兒童醫院及其他相關機構開展合作交流,為醫院爭取更多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和支持,提升整個醫院和各科室的科研水平。
看到周圍同事們一點一滴的成長、患兒們從病痛中逐漸康復,我也愈加體會到醫改浪潮下,京豫之間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為百姓帶來的就醫體驗提升,是多么彌足珍貴。
來源:醫學影像科 劉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