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童童最近半年愁壞了爸媽——每次上體育課跑兩圈就突然暈倒,半年內已經摔了3次。在當地醫院查了心電圖、心臟彩超,都顯示“沒問題”。
童童嚇得再也不敢跟小朋友玩,連走路都小心翼翼,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整天低著頭。
多方打聽,爸媽帶童童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孫琪青接診了童童,聽完描述,一個疾病浮出腦海:會不會是那個“運動就搗亂”的心律失常?
果然,在醫院做運動平板測試時,童童剛跑幾分鐘,儀器上的心跳曲線就像瘋了似的亂跳,醫生立刻推斷:這是兒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
隨后的基因檢測證實了這個診斷。醫生給童童開了一種叫普萘洛爾的藥,囑咐每天按時吃。才過一個月,童童體育課慢跑再也沒暈倒過,最近還跟著爸媽去公園騎了半小時自行車——那個愛跑愛笑的孩子又回來了!
心臟“電線”接觸不良
說通俗點,CPVT就是心臟里的“電線”出了毛病。咱們的心臟能規律跳動,全靠一套精密的“電線網絡”傳導電信號。
如果得了CPVT,這“電線”就變得特別敏感,一運動、一激動(比如被老師批評、看恐怖片),“電線”就亂放電,心臟突然跳得又快又亂,人就會眼前一黑暈倒。
這種病專找小孩和青少年下手,7-12歲最常見。
平時孩子不運動時,心臟彩超、普通心電圖都查不出異常,跟健康孩子沒兩樣。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暈倒是“低血糖”“沒睡好”,甚至被當成“癲癇”,結果耽誤了診治。
竟是基因“出了岔子”
CPVT跟基因有關。相關研究發現,如果體內RYR2或CASQ2這兩個基因出了錯,心臟里的“鈣離子倉庫”就關不嚴,鈣粒子亂跑,打亂了電信號。
打個比方,這就像家里的電線老化,平時沒事,一用大功率電器(對應身體分泌腎上腺素)就短路跳閘。
這種病會遺傳,如果孩子確診,爸媽、兄弟姐妹最好也去做個檢查。
出現這些情況
趕緊去心內科查查
孩子運動、哭鬧、被嚇到后突然暈倒,哪怕只有一次,都要警惕!
有的孩子不會直接暈倒,可能說“心慌”“頭暈”“眼前發黑”,這些都是信號。
如果不及時處理,嚴重的可能突然猝死——有些孩子體育課跑步時突然出事,背后可能就有CPVT的影子。
怎么揪出這個“隱形殺手”?
河南省兒童醫院心內科有兩個“秘密武器”:
運動平板測試:讓孩子在跑步機上慢慢加速跑,同時監測心電圖。CPVT患兒一運動,心電圖就會露出馬腳——心跳亂成一團麻。童童就是靠這個測試確診的。
基因檢測:像偵探查DNA一樣,找到突變的基因,精準鎖定病因。
得了CPVT能治好嗎?
雖然這病不能徹底根治,但只要規范治療,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醫生會開一種叫β受體阻滯劑的藥(比如童童吃的普萘洛爾),就像給心臟的“電線”加了層保護套,減少亂放電。但要注意,這藥得天天吃,不能隨便停,一停藥可能馬上出危險。
吃藥效果不好,還能裝一個“心臟除顫器”(ICD),就像隨身帶了個“滅火器”,心臟亂跳時它會自動放電,瞬間把心跳拉回正常。
對于特別嚴重的病例,還能做交感神經切除術,切斷“搗亂信號”的傳導通路。
日常照顧有啥講究?
別做劇烈運動:像短跑、跳繩、打籃球這些容易讓孩子喘氣的運動要避免,但散步、慢騎單車還是可以的。
少讓孩子激動:別跟孩子大吼大叫,也別帶他去坐過山車、看恐怖電影。
定期復查:每半年到一年去醫院做次運動測試,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藥量。
家里備好“急救包”:萬一孩子突然暈倒,趕緊讓他平躺,解開衣領,同時打120。記住,別使勁掐人中、晃孩子!
如果您家孩子也有運動后暈倒、心慌的情況,別猶豫,趕緊到正規醫院的心內科看看——早發現、早治療,才能讓孩子放心奔跑!
來源: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