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這天凌晨3點,河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電話極速響起。
“醫生,孩子的屁股紅成一片!這是怎么回事?”來電的是點點(化名)媽媽,家長焦急詢問。值班護士詢問得知,點點出院后第二天臀部皮膚出現輕微泛紅,晚上排便一次后,沒有更換干凈的紙尿褲,到了凌晨3點喂奶時,媽媽才發現,已經發展成了嚴重的紅臀。
看著寶寶紅腫的臀部,媽媽既心疼又自責。河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提醒家長,這種情況是典型的新生兒尿布性皮炎,天氣炎熱時,更要做好居家預防。
新生兒尿布性皮炎較常見
新生兒的皮膚結構表皮層較成人薄20%、角質層薄30%,且pH值較高、經表皮水分流失較多、角質層水合作用較弱,故皮膚屏障功能差。大約50%的新生兒會出現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有尿布性皮炎。特別最近的高溫酷暑,厚厚的尿褲使尿布性皮炎發生率增加。
尿布性皮炎不僅影響新生兒的舒適度,還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危害新生兒的健康。
正確選擇、使用紙尿褲
1.選擇已通過相關部門嚴格監測且適用于新生兒專用的臀部洗護用品,不含酒精、香精、防腐劑等;
2.使用吸水性好、透氣性高的一次性紙尿褲。
3.保持臀部皮膚清潔干燥,因為尿液、糞便這些排泄物會破壞臀部皮膚的屏障作用。當臀部糞便干結不宜擦去時,可用香油或其他純植物油輕柔擦拭,避免使用濕巾用力擦拭,造成皮膚的損傷。
4.新生兒一般每2小時更換一次尿褲,敏感性皮膚需增加更換頻次,排便后及時更換紙尿褲。
5.每天固定時間解開紙尿褲,充分暴露臀部30~60min/次,每日3次,同時注意保暖。
拒絕紅臀 正確清潔
正常皮膚:每次更換尿褲清潔皮膚后涂抹滋潤油(如凡士林、嬰兒專用撫觸油等)。
輕度的尿布性皮炎(皮膚紅疹,無破損):臀部皮膚清潔干燥后,在發紅處皮膚涂抹不含刺激性、具有隔離作用的皮膚保護劑,將乳膏、軟膏或糊劑形式的外用屏障制劑涂抹于局部皮膚,從而形成保護膜,隔絕糞便、尿液對皮膚的刺激。
中度(皮膚紅疹、部分皮膚破損)、重度(皮膚紅疹、大面積皮膚破損或非壓力性潰瘍)、或尿布性皮炎若有液體滲出:應先用生理鹽水清潔局部皮膚,再涂可吸收的造口護膚粉,最后涂抹不含乙醇的皮膚保護劑。如合并真菌感染,需要遵醫囑使用抗真菌的藥物。
溫馨提示
不管任何程度的尿布性皮炎,均需暴露局部皮膚,盡量減少局部皮膚與尿褲的接觸或摩擦。在進行臀部清潔時,一定要采用非摩擦法,避免用力不當造成局部皮膚二次傷害。在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72小時后,如尿布性皮炎無任何改善或繼續加重或在這72小時期間就感覺明顯加重,建議前往新生兒專科門診就診。
來源:新生兒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