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有蚊子會送你“紅包”?小心這位潛伏在伊蚊體內的“隱形殺手”——基孔肯雅熱! 這個拗口的名字源自非洲土語“屈膝走路”,因為患者常被劇痛折磨得直不起腰。
近日,廣東基孔肯雅熱疫情登上熱搜,據報道,目前累計確診已超3000例。如何科學防蚊?今天,河南省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帶你了解基孔肯雅熱,教你居家防護,用科學盾牌擋住這個“關節痛制造機”。
01 發燒、出疹子和關節疼 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埃及伊蚊叮咬傳播。
典型癥狀包括:最常見的癥狀是發燒、出疹子和關節疼。病人通常會突然發高燒,體溫能到39℃,甚至更高。
發燒一兩天后,身上可能會開始出疹子,大多是軀干、四肢伸側、手掌及足底出現紅色斑丘疹或紫癜,數天后消退,可伴脫屑。
而關節疼是基孔肯雅熱的一個典型特點,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累及膝和肩等大關節。極少數患者出現出血、腦炎、脊髓炎等嚴重并發癥導致死亡。
02 基孔肯雅熱的分布
基孔肯雅熱主要出現在非洲、南亞和東南亞這些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不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上人們出行越來越頻繁,這種病的傳播范圍也在慢慢擴大。目前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我國南方個別地區也發現基孔肯雅熱病例。
03 診斷和治療
診斷基孔肯雅熱需要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如果患者最近去過疫情高發地區,或者在那里住過,再加上發燒、皮疹和關節痛等這些典型癥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這個病。可以通過血液檢測,如查抗體或者病毒的核酸來確診。
目前,基孔肯雅熱還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患者要多休息,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如果出現發燒或者關節痛這些癥狀,可以用一些退燒止痛的藥物來緩解癥狀。
04 做好四步預防措施
預防基孔肯雅熱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蚊措施。首先,讓蚊子無處可棲。及時清理生活區域積水,花盆等勤換水。其次,做好個人防護。可以穿長袖衣服、用驅蚊產品、裝紗窗蚊帳,這些都能有效防止被蚊子叮咬。再次,關注當地疫情信息并盡量避免到疫地旅游參觀等。最后,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來源: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