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胖點才可愛?”“減肥就得少吃肉?”不少家長在幫孩子減重時,一不小心就踩了坑!兒童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期,河南省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李永春幫大家揪出常見誤區,還有減重的科學建議。
誤區一:追求“快速瘦身”
坑點:為了讓娃快點瘦、希望短期內看到體重明顯下降,采取極端節食或過量運動,如突然大幅節食或讓孩子進行高強度運動。
風險:①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影響骨骼、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②可能引發代謝紊亂,甚至導致青春期女孩月經失調。
正解:以“體重維持+身高增長”為目標,隨著孩子長高,BMI自然會下降,這才是健康的“隱形瘦身”。
誤區二:照搬成人減肥法
坑點:給孩子使用低碳水、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或吃代餐產品。
風險:①大腦主要靠葡萄糖供能,過度限制碳水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②代餐里的添加劑還可能干擾激素分泌,導致發育遲緩。
正解:均衡飲食才是王道!每天保證全谷物、肉蛋奶、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單一飲食,少碰高糖高油和加工零食。
誤區三:只強調“少吃多動”
坑點:用餓肚子和枯燥運動制造熱量缺口,每天盯著“不許吃”“必須跑”,忽視兒童的心理需求和活動特點。
風險:孩子餓極了容易暴飲暴食,或對運動產生抵觸情緒。
正解:把減重藏進生活里!全家一起調整烹飪方式,如少油少糖,逐步改變飲食習慣,而非讓孩子單獨吃“減肥餐”。選擇孩子喜歡的趣味運動,如踢球、游泳、跳舞,每天中高強度運動1小時。
誤區四::輕信“減肥藥”
坑點:輕信廣告宣傳,給孩子使用成人減肥藥、燃脂補劑或“排毒”產品。
風險:兒童肝腎代謝能力較弱,藥物可能引發中毒或激素紊亂;有些保健品藏著違禁成分(如西布曲明),危害心血管健康!
正解:飲食+運動+習慣調整,這3招就夠了。真要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誤區五:只看體重數字,忽略體成分變化
坑點:體重沒降就焦慮,忽略肌肉量、體脂率等指標。
風險:過度節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反而讓代謝變慢;青春期男孩練出肌肉變重,家長卻以為“白努力了”。
正解:多維度看進步!定期量身高、腰圍、體脂率,關注體能提升,而非單一體重值。
兒童減重3大核心原則
? 安全第一:營養必須夠,極端方法堅決說不!
? 全家參與:爸媽帶頭吃健康餐、一起運動,孩子才更有動力。
? 長期主義:目標是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不是短期瘦幾斤。
如果孩子的BMI超過同齡人95%,或有血糖高、關節痛等并發癥,可以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尋求兒科醫生和營養師的專業指導。科學減重,才能讓孩子既健康又快樂地長身體!
來源:臨床營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