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小美(化名)蜷縮在病床上,21公斤的體重讓她的肋骨清晰可見,連走路都要扶墻挪步。一年前因同學一句“有點胖”,她開始瘋狂節食,從40kg暴瘦至21kg,最終被確診為神經性厭食癥伴重度營養不良。經過河南省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個性化治療,這個曾靠鼻飼管維持生命的女孩,終于重新綻放笑容。
極端節食、催吐 神經性厭食癥
神經性厭食癥以患者主動嚴格限制能量攝入、采取清除行為(如催吐等)和增加能量消耗的行為為主要特征,導致體重顯著低于正常水平,是一種典型的進食障礙。該病多發于青少年人群,尤以女生較多。
骨骼、大腦、生育全受損
神經性厭食癥危害很大,不僅會影像孩子的骨骼發育,長期營養缺乏還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骨骼:疾病早期即可出現骨質疏松,起病1年后骨密度可明顯降低
腦功能:導致腦皮質萎縮,記憶力、情緒調控力受損
生殖系統: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下丘腦性腺功能低下,相關激素水平減低,女生出現閉經、乳房不發育或發育遲緩;男生第二性征不明顯等,如果不加以糾正和治療,繼續惡化會導致生育能力喪失及各種生殖系統綜合征
嚴重營養不良時,各器官功能低下,水電解質紊亂,當體重低于正常水平60%以下時,死亡率較高。
家長必看預警信號
厭食癥起病隱匿,早期不易發現,家長應注意觀察以下幾點:
1.進食習慣改變,例如以前飯量大,最近突然吃得很少,且表現出不愛進食的狀態;
2.對體重過于在乎,處于成長期的孩子體重應該是增加或者保持的,如果孩子出現體重下降時,應多加關注,若體重指數小于17.5則要引起重視。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2(m2);
3.進食后長時間地去衛生間,期間可能將水龍頭打開,以掩蓋摳喉嘔吐的動靜。
“三駕馬車” 治療神經性厭食
大內科主任兼消化內科學科主任李小芹指出,治療“神經性厭食癥”需要營養治療、心理治療、藥物干預“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營養治療是根基,重于幫助患者恢復體重、重建正常的飲食習慣,糾正因營養不良引發的各種生理問題。心理治療是關鍵,首選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療方式,通過調整家庭內部的互動模式,促使家庭系統發揮積極作用,從而改善患者個體的癥狀。藥物干預則是重要輔助,主要用于治療相應的并發癥,以及出現嚴重干擾治療進程的精神癥狀時,起到對癥處理的作用。
李小芹特別提醒:減肥低齡化趨勢下,青春期孩子辯識能力不足,家長要警惕網絡偏方,科學管理青少年體重。
科室介紹
河南省兒童醫院消化內科是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鄭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在兒童營養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擁有鄭州市兒童消化病重點研究實驗室。河南省醫學會兒科分會消化學組組長單位、中國醫師協會基本消化內鏡培訓基地、兒童肝病精準診療成員單位。
開放床位110張,在鄭東院區、東三街院區開設消化專業病區,擁有先進的電子內鏡系統、超聲內鏡、膠囊內鏡無線監測系統、C13幽門螺桿菌檢測儀、肛門直腸測壓儀等先進儀器,在省內兒科率先開展內鏡下食管球囊擴張成形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阿達木單抗治療兒童克羅恩病等。
專家簡介
來源:鄭東院區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