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兒童醫院的門診走廊,里3歲的安安(化名)扎著小辮,正開心地擺弄著墻上的玩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臉上,映出一抹淡淡的淺痕,宛如天使的吻痕。誰能想到兩年前,她的右臉曾長著一塊“小雞蛋”大小的暗紅色血管瘤。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體內還藏著一顆“隱形炸彈”……
血管瘤下的心臟危機
兩年前,剛滿1歲的安安被父母抱進了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主任丁語的診室。
“醫生,您看她臉上這個是不是血管瘤啊?”
“為什么那么晚才來看病?”丁語看了看孩子,又看了看病歷上的年齡問道。
“孩子早產,生長發育跟不上,我們怕孩子小,手術風險太大。”
丁語仔細檢查后,神情逐漸凝重:安安的血管瘤不僅長在面部顯眼位置,還涉及多個美容單元,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后續治療也相當麻煩,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留下難看的疤痕。經過科室詳細討論,最終為其制定了“切除+二期多次疤痕整復”的方案。
可術前檢查的結果,讓所有人的心又懸了起來——安安還藏著心臟病!
立刻邀請大外科主任、心臟外科學科主任翟波會診,經過詳細檢查后確診,孩子患有非常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合并肺動脈高壓。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安安才會一直非常孱弱,生長發育嚴重落后,導致1歲的她竟如半歲嬰兒大小。
“她是7個月早產的,生下來才三斤,我們總覺得她太嬌弱,怕折騰孩子,連定期的兒保和體檢都沒敢去……”媽媽哽咽著,滿是自責和后悔。
“先救心臟,再談美麗”
“先治臉還是先治心臟?能一起手術嗎?”面對兩個棘手的問題,家長一時沒了主意。
丁語看著瘦小的安安和滿心擔憂的父母,安慰道:“先救心臟,這是最要緊的!血管瘤雖影響外觀,卻不及心臟病兇險,先活下來,才能追求美”。
血管瘤手術方案延后執行,安安被緊急轉入胸心外科,接受心臟手術,成功拆除了這顆藏在她身體里的“隱形炸彈”。
從“介入栓塞”到“完美修復”
一年后隨訪復查,安安的心臟功能已基本恢復,曾經瘦弱的小不點已經長成了活潑好動的小女孩。這次,終于可以解決那個被暫時擱置的血管瘤了......
此時的瘤體比之前更大,表面還出現了潰破。丁語團隊經過一站式診療核心小組,結合患兒病情,為其重新制定了“一期介入栓塞、二期整復切除、三期激光祛疤”的三階梯一站式治療方案。
介入栓塞治療: 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引導下,團隊經右股動脈穿刺行血管瘤介入栓塞術,先讓瘤體縮小,為后續整復手術提供條件,并降低出血風險。
整復切除手術:介入栓塞術后3個月,破潰愈合,瘤體縮小。醫生為安安切除了瘤體,并使用可吸收縫線進行美容縫合,確保術后傷口的最小化。
激光治療:傷口愈合后1個月,安安開始接受疤痕激光治療。經過半年左右的精心治療,疤痕已經淡化得幾乎不見。
看著手機里治療前后的對比照片,安安媽媽的眼眶再次濕潤:“以前總擔心她臉上留疤,影響孩子一輩子。現在看著她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奔跑玩耍,真好!”
在這場跨越兩年的治療過程中,河南省兒童醫院介入血管瘤和血管外科始終秉承“永遠以孩子為先”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科室診療優勢,堅守外觀功能與美觀平衡的原則,為患兒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精準醫療服務。
來源: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